中科电气,80亿投建海外负极项目
6月4日,湖南中科电气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科电气”)发布关于投资建设阿曼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的公告。
公告显示,中科电气拟通过控股子公司湖南中科星城石墨有限公司在中国香港设立的全资子公司中科星城(香港)控股有限公司投资设立阿曼项目公司实施年产2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项目计划总投资金额不超过80亿元人民币,分两部分建设,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产能规划各为10万吨/年,建设周期预计各为36个月。同时,为确保公司海外投资事项的稳步、有序推进,此前公司已审议通过的投资建设“摩洛哥年产10万吨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基地项目”将做延缓建设安排。
据EVTank统计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负极材料出货量220.6万吨,同比增长21.3%,其中我国负极材料出货量211.5万吨,全球占比进一步提升至95.9%。目前,我国锂电行业对内经历了产能的快速扩张时期,已经进入到比拼产品力的深层竞争阶段,而在海外市场,尤其是欧美市场对我国锂电企业的贸易需求在逐步增加。
当前,全球锂电池市场特别是储能与电动汽车领域,对高性能、稳定供应的负极材料需求持续扩大,而在中国主导全球负极产业格局的现实下,海外建厂可有效贴近国际客户需求,提升本地化交付效率。中科电气此前已明确其“全球化产能布局”战略。该公司曾表示,将加大锂电负极业务方面的资源投入,全力拓展海外市场,提升锂电负极业务海外销售占比, 实现公司的国际化发展战略。
国内产能方面,中科电气并未因海外布局而放缓本土扩张,该公司正在稳步推进云南中科星城年产10万吨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二期、贵安新区中科星城年产10万吨锂电池负极材料一体化项目二期,形成南北呼应、海内外联动的战略格局。这种“内稳外拓”的双轮驱动模式,一方面保障了公司对国内新能源汽车和储能企业的稳定供货,另一方面也为国际化交付体系构建提供了战略纵深。
产品方面,中科电气将围绕人造石墨负极材料持续推出优势新产品,在迭代快充倍率性能基础上开发高能量密度、超长寿命、高性价比等负极材料产品,同时积极开发低成本储能类负极材料产品;二是持续推进硬碳、硅碳和其他新型负极材料的开发和产业化应用。
业绩方面,中科电气2024实现营收55.81亿元,同比增长13.72%;归母净利润为3.03亿元,同比大幅上升626.56%;扣非净利润为3.45亿元,同比增长269.37%。2025年一季度,中科电气营业总收入达到15.98亿元,同比上升49.92%;归母净利润为1.34亿元,同比大幅上升465.80%;扣非净利润为1.26亿元,同比增长285.41%。
国内多家头部企业也早已布局海外业务。杉杉股份早在2022年就宣布了莫桑比克天然石墨资源开发计划,并且在欧洲等地积极寻求客户认证与合作项目。此外,公司参与印尼、非洲等地区的资源端布局,试图打通“原材料—负极材料”一体化链条,以增强抗原料价格波动能力和国际议价能力。
亿纬锂能的海外布局主要集中在匈牙利,其全资孙公司EVE Power Hungary Kft.正在德布勒森投资建设大型圆柱乘用车锂离子动力电池项目,投资金额约为99.71亿元人民币,项目分期建设,建设期为四年。
德方纳米则与以色列的以化集团(ICL)签署合资协议,在西班牙萨伦特建设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生产基地,初期投资约为2.85亿欧元。
在产业链视角下,负极材料作为动力电池核心原材料之一,具备较高的技术门槛与资本门槛。随着宁德时代、比亚迪、特斯拉等头部整车厂与电池企业对全球化供应链的布局日益严苛,负极材料企业若要成为核心供应商,必须在产能、技术、交付能力与本地化服务等方面形成综合竞争力。